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重金属的沉积,污泥处理处置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目前我国仅有10%的污泥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处置,其余大部分未进行规范化处理。如何实现污泥的减量化、无害化、稳定化和资源化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污泥处理处置日显重要行业技术亟待提升突破
随着“水十条”的颁布,对污泥处理处置在设施建设和处置率上都有了要求,无疑,这将是个“大考”。据统计,我国市政污泥2010年到2014年保持较高增幅,预计到2015年产生量达到3509万吨。
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国砥在“第六届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研讨会”上表示,2010年,我国只有不到10%的污泥进行了卫生填埋、土地利用、焚烧或建材利用等方面的处理处置,其余大部分未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处置。5年来,污泥处理处置率不超过20%。
污泥处理:日显重要
“水十条”规定,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。主要疑虑包括病原菌传播、化学物质、烧苗、病虫害、杂草控制,恶臭。污泥堆肥过去是经济的资源利用方式,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,将有机废弃物中有机物分解、腐熟转变为肥料,是个生物化学过程。在发酵过程当中,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相对稳定的腐殖质物质。
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重金属的沉积,城市污泥直接堆肥显然是不可取的。在目前的条件下,城市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或者确保环境安全前提下,即在稳定和无害的条件下,才能进一步考虑其资源化利用问题。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可以追求资源化和经济效益,但要以无害化为首要目的。
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认为,污水中约30-50%的COD转入到了污泥中,转入污泥的氮约30-45%,磷约90%。如果污泥不及时进行处理处置,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上,污水处理设施只做了一半或者2/3的工作,所以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或节能减排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。随着“水十条”的颁布,污泥处理处置会成为下一轮环保发展的热点。污泥处置路线不同会存在不同的工艺组合,但各种技术路线要经受环境、经济和市场的检验。
上一条:竖流式溶气气浮机
下一条: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优点